(三)合理安排,强化统筹,切实做好高考报名点设置工作。各地要加强对高考报名点的审批和管理,根据辖区内考生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设置报名点,报名点的设置实行“谁审批、谁负责”。报名点一般只设置在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承担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工作的有关高校和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等,不得在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报名点。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只能接收具有本校学籍的应届毕业生报名(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补习复读办学许可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可以接收在本校实际就读的往届生报名);有关高校只能接收本校转段考生报名。
(四)严格审核,强化责任,切实做好报名资格审核工作。各级招生考试部门要按照报名条件和报名办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严格审核各类考生资格,确保考生户籍、学籍及有关材料真实可信,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社会稳定。杜绝往届生以应届生或应届生以往届生身份报名,杜绝考生重复报名,杜绝不符合对口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对口招生考试,杜绝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报名,杜绝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弄虚作假报名,杜绝冒名顶替者和其他不符合条件者报名。加强跨市(州)、跨县(市、区)的考生报名管理,杜绝违规报考,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报名点、有关高校报名点不得接受各地招生考试部门指定范围以外的考生报名。报名资格的审核工作实行“谁审核,谁负责”和问责制,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主管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将取消相关报名点下一年度组织高考报名的资格。
(五)强化宣传,多措并举,切实做好考生报名服务工作。要大力宣传相关政策,特别是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我省高考等政策规定,着力做好政策宣传解读,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解读2024年高考报名政策和规定,及时对考生报名工作进行指导。各级招考机构、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本着服务考生的宗旨,优化报名工作安排,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报名环境,采取多种措施做好考生报名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