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找准定位院校的依据。考生可将院校近两年的投档线、大部分被录取者的分数和名次、招生计划增减等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考分和名次粗选意向院校。 了解意向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点、就业状况等相关信息,从中再次筛选符合自己条件和意愿的院校。筛选时要兼顾院校冷热,不要盲目冲热门院校,以确保录取为目...
找准定位院校的依据。考生可将院校近两年的投档线、大部分被录取者的分数和名次、招生计划增减等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考分和名次粗选意向院校。
了解意向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点、就业状况等相关信息,从中再次筛选符合自己条件和意愿的院校。筛选时要兼顾院校“冷热”,不要盲目“冲”热门院校,以确保录取为目的。
合理组合院校平行志愿。不宜把院校志愿全部集中在同一地域或热门城市,应使院校志愿间保持一定的梯度,并选择一个院校保底,确保命中目标。
处理好院校与专业间的关系。如重点考虑名校,则A、B院校志愿不妨“冲”,但自己的考分和名次应与“冲的院校”接近,C、D、E院校的志愿应稳妥一些,按从高到低的顺序级别依次选排,尽量高出这些院校往年投档线一定的幅度。